摄影初级入门 街头摄影观念与技巧
作者:网友整理摄影入门指南appv2.4.5.2 88.78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摄影教程免费版2.1.1 80.26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实用摄影技巧 1.41.7 9.04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由街头摄影的观念及技巧上来看街头速写(其实也正是纪实摄影的观念及技巧),它并不如一般人印象中那样“好拍得不得了,街头照片不过就是随便拍拍而已。” 只要接触过街头速写得朋友都知道,要在不安排、不造假地情况下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在试过后曾灰心地说街头速写的“成功率”好低。没错!街头速写的“成功率”是比其它风格的摄影作品低,但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写实的题材往往比风花雪月的东西更有流传的意义。街头速写在拍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一点不比其它类型的摄影来得低。自然化的街头速写 就拍摄题材观察,街头速写的作品不是“碰到的”就是“等来的”。以“自然化”为经,“决定性瞬间”为纬,该是街头速写的最佳诠释。自然化就是真,拒绝人为的安排,不为画意派的形式所限制。一般来说,写实注意摄影大都有一下几点要素:
1> 自然的接触与取景。
2> 自然的光源。只要不是拍摄者所打的光,原场景是什么光就是自然光。3> 自然的场景与环境描写。
3> 自然的人物表情,动作与造型。
4> 自然的创作意念与技巧。
何谓决定性瞬间
“内涵”是街头摄影的本质,“构图”是其形式包装,内涵与形式的融合就是决定性瞬间。布列松强调的决定性瞬间,是指形式与内涵的融合达到情绪最高亢的那一瞬间。(虽然街头摄影的风格不止这么一种,但决定性瞬间仍然是街头摄影的主流。)街头速写的构图观 那么街头摄影该如何构图呢?现代写实照片的构图必须与内涵相结合,我们不要求如画意派那么整洁,乱一点没有关系,只要那乱能够帮助主题说出故事,那就没问题。这可能就是摄影与绘画最大的不同点。摄影有两种特性,纪实性与即时性。若我们拍摄时仍抱着模仿传统绘画风格的构图及想法,而放弃摄影特色的话,那还不如去画画更直接。
街头摄影的拍摄主体
前面说过街头摄影的照片不是碰到的就是等来的,以自然化为经、决定性瞬间为纬,所以街头摄影作品显然是由“突发的”及“可遇见”的两种状况所构成,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抓拍(snapshot),偷拍,预想(pre-vision)及等待技巧来完成作品(“沟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但并不适用于街头的即时拍摄反而是对报道摄影非常重要)。街头摄影主要就是拍摄“人”这个动态主体,我们有两种方法:
1> 主动接近主体,以主体为主题来构图(抢拍及偷拍)。
2> 先构图,再等待主体走入我们为它预留的位置(预想及等待)。
所以我将街头摄影题材的来源分成三种:
1> 我们像打猎般的主动出击。
2> 运气好碰到了。
3> 等来的。
虽说街头摄影不是碰到就是等来的,但其实不像想象中的简单,这需要更高的拍摄技巧及个人修为,对器材的掌握也需极为熟悉才办得到。某街头摄影大师曾谦虚的说它的作品是“上帝的礼物”,但是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如果技巧不够,自身涵养不足,就算是快门机会来了,也还是一筹莫展。
AF的限制
我们面对“快门机会”要如何快速的取景构图?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人这个主体化为主题,这个有赖于个人修为。这里仅就相机的操作技巧论述“再快的自动对焦,也比不过免对焦,再快的自动测光,也比不过免测光。”
就现有的器材来看,这句话对于街头摄影绝对是至理名言,就像“暗部系于曝光,亮部系于显影”之于黑白摄影一样重要。电子相机快是已经很快了,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它却还是不够快。怎么说呢?以佳能而言,佳能的相机焦点真是多,佳能弄这么多焦点出来还不是为了用家不被少数几个对焦点限制了构图,希望能够做到处处都是对焦点,让用家能够构图更灵活、对焦更迅速。他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达到处处对焦点的免对焦点的境界,弄半天,他们也只是朝着免对焦点的方向在努力。但经验够的用家都明白,自动对焦点要走到处处对焦点的免对焦点的境界还来日方长。自动对焦的动作方式是先选择对焦点,再锁定被摄体后才能释放快门。这两个动作对街头速写来说是浪费时间,况且,自动对焦对突然由旁边切进的物体仍然无法反应迅速。
再者,偷拍(不看取景窗构图)更是AF的死穴,我们不看取景窗拍摄要如何选择对焦点?这几个原因都将使自动对焦相机错过不少的快门机会。“难不成机械相机在街头速写上的操作速度会比自动相机快?”,没错,只要了解景深观念,机械相机的操作速度比自动相机迅速多了。
景深的观念
说到“免对焦”,就必须先有“景深”的概念。虽然镜头一次只能清晰对焦于一个特定物距,在那个物距前后都不可能呈现清晰的影像,但是人眼的“解像力”有限,我们并无法分辨一个极小的点或圆,这个极限就是“允许模糊圈”。所谓的“景深”就是指在这一个锐利对焦的物距前后的一段可以被接受的清晰成像范围。景深范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深;物距(对焦距离)越长,景深越深;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基于这个原因,50mm以下的镜头就成为街头速写的最爱。广角镜头的感染力与良好的环境说明力,也是广角镜头受到街头重用的原因。
免对焦
如何做到免对焦呢?首先就是不要想对焦,利用镜头上的景深尺标设定一段景深范围拍摄或以超焦距离拍摄。否则我们使用机械相机却老想着对焦,动作绝对会比自动相机慢。所谓的“免对焦”正是景深观念运用的极致,这里不提繁复的景深计算式,只谈景深标尺的运用。
在机械相机的镜头上有三排数字,以 Leica M 35mm / f2 为例,最前面的光圈调整环就不多解释了;中间的是对焦环,上面的数字是物距(对焦距离);最底下那排即是景深尺标,景深尺标上的数字是左右对称的,上面的标线对应的物距(对焦环)正是使用光圈的景深范围。
要使用“超焦距”,只要将∞ 对到景深尺标上我们所使用的光圈数字上就是了。假使我们使用的光圈是F8,您只要将∞ 的中心对在“8”的景深尺标上,就可以超焦距拍摄。此时超焦距就是中央对应的5m处,意即2.5m一直到∞ 都在景深范围内。换句话说,在这段景深范围内都免对焦。
使用35mm的镜头时,许多时候2.5m开始的清晰范围对于snapshot而言是不够用的,此时我们要善用景深表以获得较贴近被摄主题的景深范围,仍以M 35mm / f2举例如下:
转动对焦环,将距离上的数字(没数字也没关系)对在 O标记上,此时景深尺标(两边)数字所对应的距离就是景深范围。如我们将对焦距离设在3m处,使用光圈为F8,此时景深范围约在1.6m-9m间,在这个范围内您都免对焦,很方便。我们只要拨弄镜头上的光圈环、对焦环再配合景深尺标,就可显示出使用光圈、物距与景深变化的关系,轻松的做到“免对焦”。
免测光与AE的限制
一般刚接触到摄影的朋友比较无法理解所谓“再快的自动测光也比不上免测光”这句话的含义,那时因为这些朋友被手上的自动相机繁杂没有必要的数字给搞糊涂了(电子相机不这么做看起来就不专业了,本人挺懂得营销的)。事实上我们需要这么精密的“刻度”吗?我们需要一些说不大清楚的测光模式吗?不需要,只要你试过就知道不需要。况且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有一天测光表能做到会思考,但决不是现在,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清醒,不要忘记测光表只是提供数据而已,最后的判断还是留给我们自己做比较恰当。
言归正传,“免测光”还是得先测光的(如果对晴空曝光法有信心的话可免了),我们可先在环境中找个中间调的物体:如树叶、草地、不反光的灰墙等等先测光,若拍摄环境中找不到中间调得物体时,我们可以自己的手掌测光后,再加一级曝光量就可以开始抢拍了。当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光影还有不同的光源。听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没想象中的难,更何况黑白负片的大宽容度,想失误还真不容易。试试拿着机械相机四处测光看看,你会发觉很多场景都有类似的曝光值,拍了一阵子对曝光也会有一点概念。怎样的光影会差几级?该做何种曝光判断?慢慢的就会成为反射动作了,就算是遇到复杂的光线条件也几乎可以判断得比测光表准确恰当,这就是为何机械相机会使人聪明的缘故。
自动相机就不容易帮助我们进化,当我们在迅速操作自动相机的时候,取景器上的数字是无法帮助我们迅速判断光影差异的。自动相机光圈快门的数字组合太多了,有时光圈快门数字的花哨变化,事实上只是相同曝光量的不同组合罢了,更何况反射式测光表测的是反射光,面对不同反射率的物体它仍是一筹莫展,就连 Nikon F5的3D RGB也无法标准判断所有环境的曝光值,而且还要因主体的位置改变测光点,否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曝光。因为测光是由相机在测,而不是人在测,这些都拖慢了曝光的速度。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