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制作之后期
作者:网友整理几帧DV复古摄像机appv1.1 81.42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鱼眼DVv10.10.0 34.43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Sports DV安卓版app(设备连接软件) v2.6.1 手机免费版 53.71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 前期拍摄中对后期的关照,特殊之处是DV机没有专业时码。设法使每盒磁带的时码连续。若有断磁,倒回去一点接在上一个镜头的尾巴上开拍。断码在非线性编辑时很麻烦,因为电脑只认识时码,一盒磁带有一个以上时码始点的话,编辑中可能产生错误。
输出方面,一般DV机都有火线接口,从道理上来讲,输出中没有质量上的损失。用某架机器拍的,拿它当放机输出就可以。编完吐出来时,再把DV当录机。某些DV机还配有其它输出口。
奢侈的输出方法,大致有两种:
1、将素材全部转到BETA SP上再进非线性。现在国内做电视节目时如果BETA SP与DV两种格式混合使用的话,用的都是这种办法。质量多少有点损失,但后面的工作更专业、更方便。
2、用DVC PRO的放录机。小DV带加套后与DVC PRO兼容。DVC PRO有分量输出,没有任何损失。 采用这两种办法的人,当然可以直接用BETA SP对编,或在DVC PRO的台子上对编。这种做法比较便宜,但画质损失巨大。
非线性设备在性能和价格上是基本统一的。输入时有高低画质两种。低画质时,大部分设备不压缩声音。如果要用同期声,必须使用非压缩的声音。低画质编辑完成后要套素材带才能完成母版。目前流行的非线性系统一般可输入和处理2小时以下的高画质素材。做较长的影片,一般只能采用低画质。
非线性编辑画面的简单特殊效果非常容易做到,比如叠、隐、显。正因为太容易做,创作者可能倾向做得太多。实际上,观众对干切是很习惯的。只要镜头长度合适,使用特效做过渡应该减少到最低程度。任何效果都可能对观者形成干扰。
非线性编辑的声音常为6-8轨,并可做一些调整和处理,叠、隐、显(渐强、渐弱)等。可以算是预混。如果对同期声混录的要求很低,而且只有很少后期加的声音(几乎没有音乐、没有动效、没有画外音)的话,在非线性上认真处理,可以把混录省略掉。在非线性上还能做简单的字幕。如果片头片尾不复杂,对白不用打字幕,可直接做好。
编辑完成后的输出是自由的,任何母带都可能。只要没有技术失误,画质不会损失。
如果输出方式是数码的,并与混录设备匹配,当然应采取数码方式,避免万一混录时涉及到输入输出产生画质损失。混录设备大都只能输入较短时的素材,片长稍长就是象传统电影混音一样带着磁带跑的,直接混在磁带上,而不是做在电脑里、事后再输出。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这些工作全部做完后,如果你特别、特别、特别有钱的 话,可以考虑将完成片转成胶片。在大陆尚无此先例,要跑到西方去做。大致的价格是每部正常长度的影片(90-100分钟)80万人民币左右。
DV一向拍起来容易编起来难。因为所有的摄像机都尽量设计得很简单,道理互通,拍摄技术花费也很少。但后期工序复杂,每道工序中保证艺术质量、把对素材技术质量的损失减到最低,都需要经验、合作和努力。拍起来可以把合作者减到最少,后期却被迫与技术人员合作、使用别人的设备,不仅意味着费用,还意味着妥协。 但是,DV的后期彻底改变传统的剪接观念,比如轴线的角度差、接点的动作连贯性等。看过《女巫布莱尔》和《黑暗中的舞者》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这彻底属于创作的范畴,并定然会引起激烈争论,只能以后专文再述。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