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资源网·下载

展开

粽子也有“学问” 你懂粽子吗

作者:网友整理
合成大粽子v1.0.1

合成大粽子v1.0.1 83.87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
端午节包粽子教程appv1.3

端午节包粽子教程appv1.3 23.19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
来个大粽子v1.0.1

来个大粽子v1.0.1 52.69M / 简体中文

点击下载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你吃粽子了吗?其实粽子的“学问”多着呢,你不光要会吃,也要会挑!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你懂粽子吗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作为一种时令小吃,即便只为应景,也要吃上三五个才过瘾。不过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粽子”,你选对、吃对了吗?不妨跟着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的营养师细究一番,明明白白吃粽子。           

内外兼顾“识粽子”           

目前市场上的粽子分无馅和有馅,根据馅料的不同又有甜、咸两种口味。           

首先看外在的糯米:市场上以圆粒糯米多见,从分子结构来说它比起米饭(粳米)的支链淀粉比例要高得多,在热水中更容易水解糊化,也就更容易消化吸收,属于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慎食。           

但多数人说起粽子,总是觉得不好消化,原因可能有三:其一,糯米这类黏性谷物吸胀率低,烹调时吸水少,故同样重量或体积下,其干货多热量高,加上饱感滞后等特性,很容易吃过量,吃多了当然也就不好消化;其二,糯米放凉后,黏度变大,也会不好消化;其三,粽子包装时都会进行一定的挤压,其分子结构难以延展,难以被消化液分解。因此,胃肠功能弱的人群,吃粽子要趁热吃,不可多吃。糯米特点:GI高,升糖快,不易消化另有他因。           

其次看内在的馅料:常见的有豆沙、蜜枣、蛋黄、肉等。豆沙粽、蜜枣粽等,脂肪含量低,吃起来清香爽口,不油腻。蛋黄粽、肉粽等,虽蛋白质含量增加,但脂肪含量也高,尤其是饱和脂肪,而咸味的粽子也加了盐、味精等调味料,故高血压、高脂血症、消化功能弱者、需要控制热量者等人群不可多吃。

           

           

           

跟着营养师,“透视”看粽子           

营养师不仅关注粽子外在的糯米和内在的馅料,我们更在意粽子的营养成分,进而剖析粽子的营养价值,让大家明明白白吃粽子。           

1.纯糯米粽子           

顾名思义,粽子全部由糯米组成,说白了就相当于“白面馒头”,以白粽子为例,营养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含量中等,但主要为非优质蛋白,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低,营养价值较低,建议早餐时当普通主食食用,同时搭配蔬菜、豆浆、鸡蛋等,提高其营养价值。           

2.糯米+五谷杂粮组合粽           

相当于“杂粮馒头”,以八宝粽子为例,此类粽子相较于纯糯米粽子,膳食纤维含量增加,因蛋白质互补作用,谷物和豆类组合后其蛋白质利用率也明显增加,营养价值提高,但其热量较高,仍不可多吃,毕竟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约100g),其热量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约三两)或大半个馒头(约80g)。          

3.糯米+馅料+精制糖组合粽           

就是一款“甜蜜炸弹”,常见的有玫瑰豆沙粽、枣蓉粽等,此类粽子添加较多精制糖,相较于普通无馅粽子,口感较好,但热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明显增加,脂肪、蛋白质含量偏低,营养价值降低,吃一个解馋即可,不可多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胃酸过多者、超重/肥胖、需要控制热量者等人群更不建议食用。           

4.糯米+猪肉+盐组合粽           

相当于“肥肉丸子”,以鲜肉粽子为例,蛋白质含量增加,但脂肪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饱和脂肪,热量也较高,又添加了盐及各种调味料,故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疾病、慢性胰腺炎、超重/肥胖等人群不建议食用。           

5.糯米+猪肉+蛋黄+盐组合粽           

一款“强化了胆固醇的肥肉丸子”,以蛋黄肉粽为例,相较于普通肉粽,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但热量增加,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也较高,除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疾病、慢性胰腺炎、超重/肥胖等人群外,老年人、胃肠功能弱者也不建议过多食用,少量尝鲜即可。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